展览时间:2023年7月12日——2023年8月13日
展览地点:湖北美术馆特展厅
主办单位:湖北美术馆
学术主持:冀少峰
艺术总监:傅中望
展览策划:胡 莺
展览统筹:刘力英
执行策划:马文婷、周 睿
视觉设计:乔 杰、汪 鋆、田 野
藏品支持:马文婷、张 丽
公共教育:雷雅婷、刘梦盈
媒体宣传:夏 梓、符 坚、曾 静
展览展务:何淑君、李燕丽
展览会务:黄 利、王佳雯
前言
“千湖之省”的湖北,位于中国中部,长江中游,湖泊星罗棋布,江河纵横,桥梁交错。“九省通衢”的武汉,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,作为联结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促进中国东、中、西部互动的桥梁纽带功能日益显现;在这座城市,长江大桥便有11座。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,这些形态万千的“桥”,联通大江南北,跨越东西、沟通世界,展现出地域自然和人文的独特风貌,见证着社会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迁发展。
“大江南北——湖北美术馆馆藏‘大桥’及相关主题艺术作品展”为湖北美术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。展览围绕“大桥”这一主题,以湖北美术馆馆藏国内外艺术家相关作品为基础,同时联合省内外美术馆的藏品资源,如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藏关山月的《武汉长江大桥兴建前》、《汉水铁桥》,浙江美术馆藏钱瘦铁的《武汉长江大桥》,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藏张善平的《巧引青山水》等作品,呈现与区域发展、互动联接、互鉴交流等相关的作品近70件,旨在以“桥”彰显特色,以“桥”联通世界,以“桥”互鉴文明。展览分为互通、互联、互鉴三个部分,通过艺术家笔下有形的“物象之桥”和由美术馆搭建的无形的“艺术之桥”、“沟通之桥”,表现“桥”在不同时期连接交通、促进高质量发展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。
本次展览,得到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、浙江美术馆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、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等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大力支持,集合馆藏精品,于典藏活化、推广传播、交流互鉴中实现文化惠民,服务社会。湖北美术馆亦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民至上的办馆方向,致力于“高质量收藏、高水平利用、高品质服务”,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、提升文化素养的艺术殿堂,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为书写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篇章贡献美术馆力量!
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
2023年7月
部分展品
互通
辛克靖《南北天堑变通途》
146cm×372cm 纸本设色
1957年
武石《最后一根钢梁》
81cm×53cm 套色木刻
1957年 湖北美术馆藏
关山月《武汉长江大桥兴建前》
39.7cm×136cm 纸本水墨
1954年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藏
钱瘦铁《武汉长江大桥》
29cm×53cm 纸本水墨
1957年 浙江美术馆藏
张善平《巧引青山水》
104.5cm×69cm 纸本水墨
1976年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藏
王道源《龟蛇锁大江》
61cm×235cm 布面油画
1953年 家属藏
王建国《蓝木桥》
14cm×18.5cm 纸本水彩
1957年 湖北美术馆藏
互联
田少鹏《神曲》
75cm×75cm 布面油画
1980年 湖北美术馆藏
罗中立《故乡系列稿之一——过河》
90cm×100cm 布面油画
2000年 湖北美术馆藏
李路明《1970年的永久牌》
200cm×200cm 布面油画
2005年 湖北美术馆藏
谢源璜《水》
222cm×145cm 布面油画
2011年 湖北美术馆藏
黄海蓉《智能时代》
195cm×125cm 布面油画
2014年 湖北美术馆藏
互鉴
肖恩·斯库利(Sean Scully)《窗-淡蓝色》
216cm×190cm×5cm 铝上油画
2017年 湖北美术馆藏
安尼施·卡普尔(Anish Kapoor)《无题》
37.5cm×56.5cm 纸本水粉
2003年 湖北美术馆藏
迈克尔·克雷格—马丁(Michael Craig-Martin)《剃须刀》
120cm×120cm 铝板丙烯
2014年 湖北美术馆藏
阿涅斯·瓦尔达(Agnès Varda)《中国印象11》
100cm×98cm 摄影
1957年 湖北美术馆藏
徐冰《英文方块字书法:爱因斯坦寓言》
59cm×244cm 纸本
2020年 湖北美术馆藏
肖丰《中国光影·玄妙之维度》
180cm×140cm 布面油画
2010年 湖北美术馆藏
詹蕤《2010年2月4日到2010年4月25日——天气变化No.2》
190cm×190cm 布面丙烯
2010年 湖北美术馆藏